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母亲,岁月里的沉默诗行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星辰

  在我记忆的深处,母亲的孤独如同一幅色调暗沉的油画,镶嵌在时光的角落。

  好些年前,为了谋求生计或是求学,除了母亲,家里人就像离巢的鸟儿,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生养我们的故乡。多年以后,回想当年母亲送我们奔赴他乡的场景,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交通不便,要走几小时的山路到三合去赶车。在蜿蜒寂静的山道上,母亲陪着我们走过一弯又一弯,直到走过了最陡峭险峻的一段,母亲才停下脚步与我们道别。到了另一道山梁,我回头望去,母亲仍站在道别的那个垭口凝望着渐行渐远的我们,在大山雄伟壮阔的自然背景下,她的身影显得那么单薄和孤独。

  故乡人户稠密,原本是热闹的,可我家的房子,恰坐落在那人烟稀少的山脚下,就像被热闹遗忘的角落。平日里,除了偶尔有人路过,能跟母亲搭上几句话,其余时候,母亲就像一只茧里的蚕,生活在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里。

  农忙时节,田野里满是劳作的身影,大人们的呼喊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交响曲。母亲扛着锄头走向田间,那片土地,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她的战场。田野里,其他劳作的身影大多家人相伴,有说有笑。可母亲总是独自一人,被孤零零地落在一旁。她弯着腰,一下又一下地挥动着锄头,翻耕着土地,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滴进泥土里。偶尔,一阵微风吹过,拂动着田边的野草,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母亲孤独的劳作吟唱着一首悲歌。母亲直起腰,用手背抹了把汗,抬起头望向远方,眼神里满是疲惫与无奈。傍晚,乡亲们结伴而归,母亲却形单影只地走在田埂上,落日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更添几分落寞。这份无人倾诉的孤独,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心头。可她知道,为了这个家,她必须坚强,把这份孤独深埋心底。

  夜里,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赶着针线活。她一针一线地缝着,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修补着生活的裂痕。偶尔,她会停下手中的活儿,落寞孤寂的神情在她脸上蔓延,手中的针线时不时停顿,似乎思绪飘向了远方的我们。她或许在回忆曾经家人经常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那时日子虽然紧巴,却充满希望,大家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又或许在担忧孩子们的未来,不知道孩子们在外面的世界能不能吃饱穿暖,能不能好好生活。可这些心事,只能自己默默消化,身边连个能说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份孤独时不时地在她心里游走。

  家乡人多地少,为了吃饱穿暖,酿酒逐渐成为家乡人抜穷根的时代选择,母亲也选择了酿酒这一辛苦的营生。酿酒的粮食,需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集市上去采购,母亲已提前从集市采购了背回家里。除了粮食,酿酒还需要用大量的水。头天夜里,她借着月色担起水桶奔向水井,趁着夜晚挑水人少,来回十余趟,终于挑满一缸水。放下水桶,她发现炉灶里的柴火不太够了,火焰有气无力地挣扎着,顾不上擦拭额头上的汗珠,赶紧添柴。等到谷物下锅后,她用力地搅拌着锅里的谷物,手臂上的肌肉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冷凝锅里的水暖了,趁着这会不太忙,母亲将热水置换出来洗衣服、被面或是擦拭家具、灶台。添加酒曲时,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用量,就像在对待一件极其精细的工艺品。等到一切就绪,她又开始默默地收拾着周围的杂物,一刻也不停歇。她的身影在厨房内外穿梭,一个人无缝衔接选料、运输、发酵、蒸馏、勾兑等各个环节,孤单却又坚韧。

  如今,母亲已进城生活多年,但由于工作等原因,我们陪伴她的时间并不多。有时她在忙做饭或其他事情时也让电视开着,大抵是有个声响陪伴着不那么冷清。她闲下来的时候,喜欢出去走走,街上人多热闹,她试图借这份热闹刺破孤独的笼罩。

  每次回故乡看见那座饱经风雨的老房子,孤零零地伫立于时间的荒野,我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这座老屋承载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回忆,更是母亲的坚守和付出,是那份深沉而又无私的爱。在人生这场旅程中,我们在追寻未来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失去了曾经的美好。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