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推动公安题材报告文学的繁荣

来源:网投 作者:张策

近期连续参加了几个有关报告文学的文学活动,对于公安题材报告文学的认识有所加深。

报告文学被认为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文体,也有人将其归于散文范畴。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说报告文学必须具备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特点。依据这一说法,报告文学应该与公安工作有着天然密切的关系,是公安宣传与公安文化最为适宜也最为常见的文体。近年来,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发展迅猛,好作品时有出现,也印证了报告文学在公安题材创作中的地位。但是,如果说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已经进入了创作繁荣期,恐怕还为时过早。

关键在于我们的大多报告文学作者对于作品的文学性重视不足。如果说新闻性与文学性是报告文学这只飞鸟的双翼,那么目前许多所谓公安题材报告文学作品还只是一只跛脚鸭。

报告文学被读者所关注,就是因为在新闻的真实性基础上,出现过思想深邃、文字精美、结构精致的优秀作品。如黄宗英的《小丫扛大旗》,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如何建明的《国家》,都是在我们的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佳作。而目前公安题材报告文学的创作,作品数量虽多,但多数仍然停留在新闻通讯、特写,甚至事迹材料的初级模式上,鲜有在文字上精雕细琢的作品,使公安战线无数可歌可泣的好素材得不到完美的表现,十分可惜。

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对报告文学本身的创作规律认识不够,混淆了报告文学与新闻的区别,从主观上忽略了文学性的重要;二是急于完成宣传报道任务,无暇顾及作品的谋篇布局和修饰加工,更谈不到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思考和刻画;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报告文学的采访难度在加大,客观上对创作者的束缚在增多。

但不管怎么说,报告文学作者自身的认识高度和创作态度仍然是完成一部优秀作品的前提。特别是在公安战线,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和故事绝不应该被草率处理,仓促成文,降低对自己创作的标准要求。荣获第十三届金盾文学奖的三部重量级报告文学作品,紫金的《泣血长城》、胡杰的《中国西部秘密战》和蒋巍的《国之盾》,都是作者历经数年时间精心构思,采访几百人次,甚至采访行程上千里的心血之作。公安题材报告文学,绝不应该是应景的小作文、赶形势的急就章,它的厚重内涵,它的精美文字,应该对得起作品中的那些人物和事迹。

最近获悉,安徽省公安厅在厅党委的直接部署和指挥下,正在组织报告文学集《警营利剑》和《警营之花》的创作。作品将通过安徽省公安机关先进人物的事迹,全面反映安徽省公安机关近年来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样的举动,这样的谋略,值得称赞也值得学习。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繁荣期,有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有广大作者的不断努力,相信会很快到来。更多优秀的公安题材报告文学作品,将为读者展开公安火热斗争生活的画卷。

 

 

作者简介:张策,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全国公安文联影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席)。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