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访室(组诗)》作者:济南识小
来源: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作者:
《气味》
保洁员李大姐擦了三遍地,打开所有的窗户,
喷了一阵空气清新剂,
接访大厅内仍有挥之不去的气味。
煎饼果子的气味来自朱玉红,
她的钱让世纪投资公司卷跑了,
十五万的养老钱得卖多少煎饼果子呀?
每次,我都要陪她算一遍。油漆工老孟,
当然带着油漆的气味。他说几句话就喘不上气,
需要扶腰深思片刻才与我讨论《劳动法》。
《劳动法》中的某些条款,
即使加上我的力量,
我俩合力也撼动不了。她气味丰富,
晚市捡拾青菜的青菜味,
超市扔到垃圾桶的过期面包的味道,
还有被拆迁一半的房子,
风可进,雨可进,小偷也进去。
这几天下雨,嗯,是该晴天了,
她的衣服发了霉……
其中一人的气味不同于他人,
他曾是狱警,任职过科长,
他懂点法律,了解政府的办事程序,
所以经常有人围着他。闲下来的保洁员李大姐
有时也凑上去听,
偶尔插上几句话。双方互动且友好,
他偶尔装出科长的样子跟李大姐开个玩笑,
李大姐骂他老不正经。
这个时候,大家都笑,
笑起来的时候,
大家一模一样。
《材料》
他从包中,
拿出几十份材料:
出生证,暂住证、协议书,工资证明;
毕业证、介绍信、下岗证,培训证;
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疫苗注射证明……
它们散发的气息,
基本可以覆盖几个年代。
现在,我翻看着它们,
一份又一份,
一张又一张
一边对照着,一边脑子里想着我的那些材料,
自己究竟比他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现在我与他都暂时缺少死亡证明。
《目光杀手》
他说有人跟踪他,是个目光杀手,
杀手的目光,
杀死流浪猫、流浪狗、流浪的麻雀,
杀死流浪汉、流浪歌手、去车站接站的人,
甚至大前天,在拆迁现场,
一个未及时跑出来的老头儿,
也死在他冷冷的目光之下。
“他也跟踪我,
我看不到他的时候,
他的目光就狠狠地在背后捅我,
捅我的后背、后颈、后脑,
冷飕飕的,像剑又像箭。”
他一边说这话,一边回头,
手摸着后背。还让我也回过头试试,
他说我的背后也有目光杀手。
我才不上当呢!
背后捅刀的事儿,
谁没有见识过呢?
《咬人》
一个拿着控告信的女孩,
她低下头。刚才,
她眼里含着模糊的眼泪。
她多么无助、纠结,
一只惊慌的兔子,
不在草地儿,森林边的小溪旁,
在接访室,冰冷的桌子对面。
一个拿着控告信的女孩,
她抬起头。就在刚才,
她只低一下头,
眼泪就藏得无影无踪,
她多么勇敢,多么坚定,
一只兔子露出牙齿,
不吃青草,不喝露水,
她要咬人。
隔着桌子,
我听到她下牙与上牙相互击掌的声音。
《一些词语》
有段时间未见老甄了,
他身体硬朗,
声音洪亮。上世纪七十年代,
他的妻子在城南一棵松树上吊死,
随身带的一个皮包失踪,
他认为是特务所为。他缠着公安寻找凶手,
一找就是三十多年,
结论依然是自杀,
皮包当然没有找到。
未见老甄有一段时间了,
记得他声音洪亮,
身体硬朗。没想到他腿上出了毛病,
出不了门。从此
也许我再也见不到老甄,
通过他,我知道了一些词语:
“特务、安插、奸细、监听
走资派、保皇派、密探、敌台,
暗号、批斗、接头、忠心……”
一个个词语这么沉重,
压在谁的心上都不好受。
《隐形》
他报案,丢失的物品是眼镜,
时间是刚才,
丢失地点:接访大厅。
我们赶紧调出监控录像,
他进大厅时就没戴眼镜呀。
他理直气壮地说戴的隐形眼镜。
他扒开自己的眼,
让我们看,
他使劲转着眼球,
以证明里面没有。
我们表示无能为力,隐形眼镜隐形,
大概偷隐形眼镜的也是隐形的吧,
公安局又没有特异功能,
怎么能找到隐形的东西?
《虚构》
有一天我拿着材料来上访,
第一步我要把材料交给接访的人,
我想如果他用两只手接,
那么此人值得尊重。
但他一只手接了,还斜着眼看我,
我的心凉一截儿。他一目十行,
我四十年的冤屈、倔强和怜悯
被翻得“哗哗啦啦”响,
让我凉了一截儿的心打着鼓。
他问话不用舌头,
而是用唇。他看人不用眼珠,
而是用眼皮。我从我的童年讲起,
他不用耳朵听,
而是后背。隔着一层玻璃,
我看得十分清楚,
他的手转着笔,
像转着一个地球。
他可真厉害,
地球让他转得这么快。
我得抓紧了自己,
我几乎要甩出地球……
我拿着材料来上访,
第一步要把材料交出去,
他可真爱笑,
刚才,他的女同事可能讲了一个笑话,
他严肃的脸突变,
张口哈哈大笑,
把满屋的空气震得激烈颤抖。
戴存伟(笔名:济南识小),男,1976年10月4日出生,现居济南,在《山东文学》、《红豆》、《啄木鸟》、《诗歌月刊》等发表小说、诗歌等数十万字,作品多次被选载,作品《磨刀的人》、《容器与水》等作品近百次选入学生阅读教材等选本,诗歌作品曾在《诗歌月刊》、《淮风》、《黄河诗报》等发表,数次在公安部、山东省作家协会征文中获奖。
此文经作者本人授权本网站,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热门推荐